姓名:彭萬眾
公司:四川東電絕緣材料有限公司
職位:董事長
彭萬眾,男,1965年生,中共黨員,高級經濟師,工商管理碩士,2004年任四川東電絕緣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支部書記,該公司由東方電機廠于2002年出資成立。公司是集技術開發、生產制造、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,公司地處我國重裝基地--四川省德陽市。在彭萬眾的帶領下,該公司緊盯市場需求,銳意進取,開拓創新,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了驕人業績,實現了跨越式的快速發展。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2529萬元,實現凈利潤756萬元,納稅額222萬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38.4%、37.7%、31%。2005年公司凈資產利潤率達到27%,現金流量凈額157萬元,人均創利潤6萬元,在崗職工為100余人。
公司2005年末總資產2700萬元,年末所有者權益2083萬元,資產負債率22.85%。公司現有生產廠房建筑面積近5000m2,擁有各種生產設備100余臺套,各種機械、電氣、化學等性能的檢測設備共10余臺套。
公司產品品種齊全,包括各種絕緣膠漆、填充和密封材料、適型和防暈材料,各種層壓制品和玻璃鋼制品等幾十個品種,擁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,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大中型水火電機組、核電機組和各種交直流電機上。特別是近年來開發的線圈定子線棒的防暈材料,整長式的匝間墊條和整體式的磁極托板,高性能彈性波紋板,F級高強度耐熱玻璃布板,發電機端部用端蓋、導風圈和端箍等產品,性能優良,質量穩定。公司自行研制開發的高性能彈性波紋板,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,達到國外先進公司的技術標準,取代進口產品,已經成功的應用于三峽機組、核電等巨型發電設備上,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作出了積極貢獻,實現了“中國裝備,裝備中國”的承諾。公司通過了ISO9001-2000質量體系認證,2005和2006年連續被德陽市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。
·立足自主創新增實力·
幾年來,彭萬眾帶領班子一班人,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,堅持走自主創新的企業發展之路。不斷實施技術創新,管理創新,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
在技術創新方面,一是抓好工藝優化,二是做好新產品開發。在工藝優化方面,注重在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材料、能源消耗和減少廢品損失上做文章。科學合理地制定材料消耗定額,改進工藝方法淘汰落后工藝,嚴格工藝紀律。如絕緣盒的壓制,采用機脫模后,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,提高了生產效率;玻璃鋼產品的模具制造工藝改進后,縮短了模具的生產周期,對模具的加強結構進行了優化,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,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。
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,緊跟發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,在國內發電設備引進消化的過程中,絕緣公司也抓住機遇,加強與高校、科研單位的合作,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,大力開發進口材料的替代產品。公司的很多絕緣材料產品都是在發電機組技術引進的同時,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國產化,為客戶節約了成本,加快了產品開發周期。在擴大產品品種和規模上,公司每年都制定了詳細的科研開發計劃,把責任落實到人頭,保證資金和物資的投入,以保證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,為公司發展不斷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。2005年完成改性氰酸鹽波紋板的開發,該產品達到國外著名公司水平,處于國內領先水平,該產品絕緣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,已成功應用于1000MW、600MW汽發、三峽700MW水電、1000MW核電等大型發電機組上。同時還開發完成了三峽機組整條式極身絕緣、400MW燃機整條式斜墊片、中溫固化適形材料2931、792、793、841適形材料浸漬膠、絕緣漆半導體墊條。2006年,公司開發了包括100萬超超臨界汽發機組的層間墊條、大型水發機組龍攤70萬瓦的整長式的半導體墊條,三峽機組定子線圈測溫電阻和筒式絕緣盒等十余個新產品。其中,三峽機組定子線圈測溫電阻原來一直是進口產品,絕緣公司勇敢的承接了國產化這一艱巨任務,經過近四個月的多次試驗摸索成功開發了該產品,受到了東電股份公司相關部門和專家的高度贊揚。下一步,將擴大該產品的使用范圍,在其他大中型發電機組上推廣應用,該項目將為該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力。
在抓好工藝優化和新產品開發的同時,公司也十分重視管理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,鼓勵職工自主創新。彭萬眾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,注重營造一個積極奮進、寬松和諧、團結互助、溝通務實的團隊氛圍,一個公開、公平、公正和透明的競爭環境和一個員工價值實現的平臺。在管理創新方面著重抓了三個方面工作:一是建立完善激勵機制,二是實行靈活的用人機制,三是實行精細化管理。公司在不斷完善崗效工資分配制度的前提下,更注重將激勵機制與提高職工勞動技能、完成生產任務和企業人才培養相結合。實行全員培訓,定期組織崗位練兵,有計劃的組織技術比武,適時的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,成立靈活多樣的攻關小組,年終進行質量標兵的評比表彰,對產品開發和工藝優化中成績突出的人員實行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鼓勵職工在工作中動腦筋,想辦法,總結經驗,積累心得,自主創新,公司每年都進行職工創新活動評比。讓公司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公司的發展中找到舞臺,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,體現職工的主人翁意識,實現自身的價值。建立靈活的用人、用工機制。在崗位設置和安排上,打破車間、班組、工種、一線和二線的界限,實現統一調配、資源共享。在中層干部的任用上,根據個人的特點和能力,壓縮編制合理安排,盡可能發揮每一位干部的作用。適時進行干部崗位輪換,使其保持不斷學習的壓力和努力適應新崗位的動力,克服思維的惰性,這樣對職工就起到了表率和身先士卒的模范作用。在精細管理方面,以提高執行力為目標,公司將所有管理工作進行梳理、細化、明確崗位職責,做到事事有人管,事事有人監督。完善材料采購和外委外協的招議標管理,加強廠務公開和效能監察工作。定期召開分析總結會,找出差距,總結經驗,以便明確下一步工作重心和方向,使得公司的各項管理始終處于受控狀態,實現了高效、規范的管理。在生產組織上,公司實行“四班三運轉”,減少模具的升溫時間,既加快生產節奏,又降低了能源消耗。
·履行社會責任,推進和諧企業建設
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,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,胡錦濤主席認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,應該是民主法治、公平正義、誠信友愛、充滿活力、安定有序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。“社會和諧,企業有責”。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,彭萬眾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。公司安置了30多個殘疾人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,使用其生活和就業有了保障,同時為社會福利事業作出了貢獻。加大資金投入,完善安全和環境保護措施,使生產工作環境不斷改善。加強職工教育,創建學習型企業,著力提升職工素質。職工素質是確保企業長期持續發展的關鍵,職工素質的提升來源于職工的不斷學習,因此職工的培訓教育是公司每年工作的重要內容。通過組織《沒有任何借口》、《執行》、《細節決定成敗》等書的學習,使職工思想認識上樹立誠實、守信、愛崗、敬業的精神和觀念,工作上體現出很強的執行力,更加注重細節,一次就把工作做好。在員工的培訓方式上,要求做到形式多樣,內容豐富,針對性強。形式上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說教和灌輸,而更多的是討論和交流的互動模式,內容上注重工作和技能提高,同時也涉及到人生的價值,個人的目標,職業素養的培養。每一次培訓和學習,都讓職工感到有新的收獲,有新的啟迪,不僅在技能上得到提高,也讓職工自己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得到反思和調整,深刻地感受到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企業,企業的發展同樣也離不開職工。由此,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得到增強,主動參與企業培訓和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加強和提高,整個企業也就有了濃烈的學習氛圍。